4月9日,錘子科技在堅果3手機發布會現場,亮相了一款智能門鎖。
4月11日,努比亞發布Z18mini,同時還推出了一款智能門鎖。
此外,小米投資了生產智能門鎖的生態鏈企業,聯想、中興等眾多手機廠商紛紛緊隨其后。
為什么智能門鎖還并不算十分普及,但一眾手機廠商卻紛紛轉型發展智能鎖呢?
數據顯示,隨著智能家居大潮的到來,智能門鎖行業雖僅占整個智能家居市場的6%,但市場規模依然達到60億元左右。2016年,智能門鎖的出貨量是400萬套,到2017年直接以101%的增長率翻了一倍,達到813萬套。
手機廠商們,正是看中了如此巨大的市場潛力,才會忙不迭地在疲軟的手機行業之外,尋找新的爆發點,而智能門鎖,就是最好的選擇。畢竟在人類需求的所有層級中,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,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升級門鎖來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數,因此,智能鎖的爆發只是時間問題。縱觀中國智能鎖行業的發展,與手機的發展歷程極為相似,大致分為四個階段:
第一階段為:國外品牌壟斷中國市場。
1993年,摩托羅拉3200(大哥大)進入中國大陸,成為中國大陸的第一部移動電話,標志著中國開始進入手機時代。90年代初,中國手機市場基本被摩托羅拉、諾基亞、三星等國外品牌壟斷。90年代初,中國智能鎖行業起步,幾乎都是以模仿韓國智能鎖為主。
第二階段:國產品牌興起。
90年代末,中國第一批手機品牌興起,如已經消失的科健、首信、夏新、迪比特等,及后來的聯想、華為、酷派等。2010后,中國智能鎖行業開始迅速發展,涌入的企業也越來越多,同時,在一些高端小區,智能鎖逐漸成為標配。2015年,中國智能鎖市場需求量突破了200萬套。
第三階段:山寨手機時代。
2004年-2010年,聯發科MTK方案的出現,讓華強北大火,各大手機配件在那里均能找到,也讓中國進入人人都能組裝的手機山寨時代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手機行業也打響了價格戰。
2014年以后,智能鎖行業正式步入手機的第三發展階段,進入相互模仿、相互抄襲的山寨時代,且低價競爭逐漸成為山寨智能鎖品牌的競爭利器。就像是山寨手機時代有了聯發科MTK方案,智能鎖行業里,似乎任何企業或個人都可以成為智能鎖生產企業。
第四階段:創新發展階段。
2010年后,山寨品牌逐漸走向滅亡,一些更注重產品品質、外觀、功能等方面的創新的品牌開始風生水起,如華為、vivo、oppo、小米等。各大廠家也不再熱衷于打“價格戰”,而是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精耕細作。與此同時,人們的消費觀念也發生轉變,從價格轉變到了關注產品的價值。由此可見,經過市場的優勝劣汰,真正能在市場立于不敗之地的,仍是那些精益求精,獨立創新的品牌。
未來,智能鎖行業將進入第四階段,理性的競爭時代,那些沒有創新能力和實力,以及走低價路線,用山寨思維做智能鎖的企業勢必會被淘汰,而把產品做精,把品質做好,把品牌打響才是智能鎖行業未來發展的“人間正道”。
李文鎖城---便正是這樣做的,多年來堅持以工匠精神,深耕于產品研發,精益品質,制造出一批又一批質量精良、操作便捷、功能強大、外觀精美的防盜產品和智能鎖具,以新功能的應用、前沿的高新科技技術,先進的市場營銷理念,傳承嚴瑾、安全、可靠的精髓,成為時代鎖具代表品牌。